发源于五台县北部山沟、一路奔流汇聚,在蒋坊乡形成汇水面,并跻身全县五大河流之一的泗阳河,以其特有的矿物质水和沉淀的腐殖土,滋养着这一方民众。
泗阳村建起蔬菜大棚133座,主要种植叶生菜和果蔬菜。平均每棚年产蔬菜3100公斤以上,有60余名村民参加劳作。通过“多种形式种植、线上线下销售”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村民不出村就能挣大钱,人均年收入约3万元。
泗阳村把蔬菜棚做成大产业,组建了适合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的专项科技团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技术推广业绩与村“两委”干部的个人薪酬挂钩,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对“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力度,力争每个农业生产家庭有一名农业技术“明白人”,让更多专业化、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向田野、走进大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泗阳村村民田新安建起20个无公害水果西红柿日光大棚,创立了“五台斋选”素食品牌,装箱后每公斤售价达20元,在线上线下畅销省内外果蔬市场,年产值高达40余万元。
村民王云飞也在忻台旅游北线路边和自家地里种了2棚甜瓜。农历六月正是瓜熟上市时,老王一大早就钻进棚里,认真采摘成熟的甜瓜,一岀棚带着露水摆放在路边就能出售。
“今年2棚甜瓜共收获3000多斤,每斤瓜价高时可卖7元,预计能收入1万多元。入秋至冬天还能种茬反季节水果西红柿,那才值钱哩,能收入4万多元。”王云飞说着,美滋滋的。
源于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泗阳村与山东寿光一农业科技公司签订了81座日光温棚蔬菜种植合同,种植面积达到200亩。该公司带来了山东的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及市场份额,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村民无需出村就能在外省公司上班。
今年,为保障大棚经济的持续发展,编织全国市场销售“一张网”,泗阳村又在党群服务中心投资安装了一幅巨型电子屏,一串串数据、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像,不间断地展示着全国果蔬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变动。
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走进乡村。“大棚年收入已达40.64万元,占集体经济总收入的37%。”村党支部书记赵丽平高兴地说,大棚经济成了唱响农村经济的“重头戏”,也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金俊贤)
(编辑:王飞)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