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曲县柏鹿泉村民沉浸在红葱丰收的喜悦之中,百万元订单为柏鹿泉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起葱哇!”随着种植大户周金良的一声吆喝,红葱地里顿时热闹起来。大葱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隆隆作响,村民们紧随其后,收葱、打捆……
周金良说:“最近几年红葱销路比较好,河曲红葱已经打开市场了,村里一年比一年种植面积大。我今年种了40亩,也能收入20来万元。”
近年来,柏鹿泉村紧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大力发展红葱产业。村民们转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积极掌握科学种植技术,红葱的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高。今年,柏鹿泉村在种植前便成功签订了一份100万元的红葱订单。这份订单的签订,不仅给村民发展红葱产业带来了信心,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河曲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红葱客商乔峰说:“河曲红葱远近闻名,我从内蒙古慕名而来。前段时间经实地考察后,我下了100万元的订单,回去后销量特别好,这次过来我又追加到300万元的订单……”
河曲红葱,又称旱葱,以其肉质白净细嫩、辛辣芳香、营养丰富而著称。柏鹿泉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及悠久的红葱种植历史,紧跟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步伐,将红葱产业作为开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村民们摒弃传统的种植观念,学习科学种植技术,使红葱产业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如今,柏鹿泉村的红葱已经名声在外,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为了进一步提升红葱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柏鹿泉村还成功注册了“鸣三省·柏鹿泉”品牌商标。这一品牌不仅代表了柏鹿泉村红葱的高品质与良好信誉,更成为柏鹿泉村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有力支撑。
柏鹿泉村委会副主任周志忠说:“为了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主要以种植红葱产业为主。去年种植1000亩,今年扩大到1600亩,因为提前和大经销商签订了100万元的订单,为老百姓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年农户平均增收四五万元,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河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葱产业的发展,积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深挖红葱资源优势,出台了全产业链扶持政策,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同时,河曲红葱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建“中国红葱之乡”,正式拥有了国字号“身份证”,为红葱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全县11个乡镇已经全部谋划了红葱种植项目。(乔雨霞李春梅何帅)
(编辑:王飞)
上一篇:宁武薛家洼乡:特色土豆迎丰收 产业振兴添“薯”光
下一篇:以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