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 正文

忻府区人民法院: 以法之力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时间:2024-11-12 08:16:23    来源:忻州日报    

近年来,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忻府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能动司法、多元协作,以法之力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专业精进,释放环资审判新动能。该院坚持以专业化为方向,以适应新形势环境资源审判要求为目标,不断推进环资审判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该院于2020年成立环资审判团队,不断更新环资审判的先进理念和办案技能,切实提高审判效率。2024年,忻府区法院环资审判团队被评为“山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共建共治,构建府院联动新格局。该院不断拓展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深度广度,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保护联动机制,推动协同共治,发挥联动司法“最大合力”。通过召开“打击生态环境犯罪,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主题座谈会、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靠大家”环资保护府院联动主题活动、召开首届恢复性司法理念研讨会等,加强良性互动、理念共融、协作配合的工作合力,促进府院联动机制体系常态化,形成了“司法惩治+行政监管+乡村监督”的联合保护多元治理大格局,努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忻州生态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品牌样板。

保护优先,谱写生态修复新篇章。该院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注重适用“补植复绿”等修复性判决方式,同时将修复情况作为量刑情节,督促被告人主动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加大修复性司法保护。2022年首次采用融刑事惩罚、补植复绿、生态修复、普法宣传、警示教育于一体的现场执行方式,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生态修复公开执行现场会。同时,充分运用“补植复绿”这一公益诉讼判项,发出全省法院首份《生态修复补植令》,责令被告人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民事责任。

预防为主,抓好司法建议“小良方”。该院落实抓好审判“末端”工作,强化司法建议作用。针对在环境资源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进环境治理。对可能涉及行政违法的,建议相关部门及早干预,防患于未然,预防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最大限度做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三年来,共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3件,制发司法建议24份。针对近几年温泉地下水利用中存在的私挖滥采、地热水使用浪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向当地政府发出司法建议。

普法宣传,引领环境保护新风尚。该院始终把强化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摆在突出位置,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多样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宣传,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法治氛围;另一方面注重宣传调研,提升环资审判工作影响力。通过召开媒体通报会,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2020-2023年)》与典型案例,向全社会展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成果,彰显人民法院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站和蓝天净土保卫战的决心和信心。开展“恢复性司法理念”征文活动,探索恢复性司法在法院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法院调研人才。(记者常晓蓉 通讯员丁帅芳)

  (编辑:王飞)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